图录号/艺术家:

石鲁 1971年作 草书 镜心

图录号:78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石鲁 1971年作 草书 镜心
图录号:
780
年代:
艺术家:
石鲁
材质:
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34×36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0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近现代)二 总成交额:7007.297万元 成交率:65%
拍卖时间:
2005年12月10日
备注:
声 明:
七十年代的书法,有细瘦遒动一路,坚挺峭拔。此幅小品中,可见一端。
以形写神
笔墨有我
-石鲁先生五十年代的二件中国画精品
石鲁是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革新家,原名冯玉珩,1919年生於四川省仁寿县,自幼学习中国画,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从事过版画创作。到达延安後,他改名石鲁,以表示对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和“左翼”文学作家鲁迅的敬仰和崇拜。石鲁在延安工作学习十年,这是四十年代,从抗日战争後期到解放战争结束,中国历史翻天覆地。外寇被驱逐,帝制被颠覆,国共两党的斗争正欲分晓胜负。作为一名年轻的革命美术工作者,石鲁如鱼得水,发挥了他超常的才干。在石身上,展现出他的“永无休止的进取精神和坚持真理的勇气。”石鲁就读过的学校有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华西协和大学、陕北公学。他并没有完整的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抗战时期任职前锋剧团、西北文艺工作团,29岁主编《群众画报》,新中国成立前夕,石鲁曾在延安大学文艺系美术班工作过很短几个月,然後去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文代会,当选全国美协执委。会後调边区文化协会创作部工作。两年以後,调任西北画报社社长。1953年,石鲁出席第二届全国文代会,此年,当选美协西安分会副主席,时年35岁。此後十年,石鲁进入了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他先後赴印度、埃及写生,并以陕北为创作的生活基地,与赵望云等画家一起,坚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原则,大胆革新中国画,形成了“长安画派”,雄踞北方,被尊为“长安画派”的旗手。
石鲁的艺术创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0年代和50年代,以比较写实的通俗人物故事画宣传社会革命,代表作有木刻版画《打倒封建》和彩墨画《长城内外》,1955年、1956两年的印度写生,石鲁在艺术上脱胎换骨,在作品爵可见他在探寻中国画的笔墨和西洋画色彩及透视相结合的途径,在短短的两三年爵,完成了他中国画技法的第一次试验性提升。第二阶段60年代,一方面叙事、抒情、象徵手法结合的巨幅历史画《转战陕北》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以《南泥湾途中》、《东方欲晓》等一批新山水画成为“长安画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第三阶段70年代,他以花木大写意为主,创作了一批极具个性化的诗、书、画、印,具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性,以强力提按的用笔和激烈抒情的品格构成了对传统书画的变革,成为书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艺术家。
尽管石鲁的画风以崇高、充实、阳刚、豪放为特色,但三个阶段又各有不同的表现,70年代前多写实之作,更多的作品取材於黄土高原的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敦实厚重,笔触落在宣纸上,有刀斧刻神工的雄强与坚硬,其渊源可追溯秦汉;如与古代画家相较,其趣旨贴近於宋代的山水画大家范宽。70年代後,多写意之作。完全是抒发个人胸中的郁闷,写自我的理想人格。当代美术史研究认为进入20世纪的文人画,出现了三种形态:一种是以传统的贴派书法用笔入画的文人画形态,这种以黄宾虹、傅抱石为代表;第二种是以碑派书法用笔入画的文人画形态,其代表有吴昌硕、齐白石;石鲁创造了第三种形态,即以汉画像石拓片的感觉融入书法和画。
本文介绍的二件作於20世纪50年代末的石鲁精品即属於前一类。
《背矿》设色纸本,横74厘米、纵141厘米,作於1959年。这幅作品表现了大跃进时代的作品。画面上一个陕南乡村少女,身背装满矿石的背筐,正在山林中歇息,人物刻画概括传神,山林松树用笔精到,墨色既浓重,又轻松□脱,笔墨□素动人,生活气息浓郁,虽然未点明主题,如把《背矿》一画置於特殊的背景,不难设想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借助这一颇具抒情意味的画面,反映大跃进时代全民炼钢支援国家建设的场景。从作品可见出石鲁对中国传统笔墨精髓创造性的把握。在随後的一年中产生的代表作《转战陕北》、《延河饮马》等作品都与此风格有著密切相关的联系。该画曾著录於1987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石鲁画集.人物卷》。
《雪天归樵》设色纸本,横51.5厘米、纵96.5厘米,作於1958年。画面以水墨来表现壮伟高旷的陕南山岭之冬,远山连绵不绝,为了烘托重的雪意,用阔笔随意勾勒,近山山体用笔更是恣肆矫健,雄奇壮美,水墨淋漓,密林遮掩下的小道,二三老农荷柴暮归,这是一件气势磅礴、意匠阔大的巨制。是石鲁中国画风格上逐渐走向纯化,反映新生活又具有现代性的艺术佳构。作品著录於多部画集,如1996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石鲁》、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石鲁传》、河北美术出版社《中国名家经典画库现代部分.石鲁》,并在2000年中国第6届艺术节石鲁回顾展中展出。
如果《背矿》是近景大特写的话,《雪天归樵》在视觉上则采用俯视远眺式的,前者刻意突出画中的少女年轻纯□的形象,後者因作者采取的绘画视角使整幅以西北山川为主题的山水画,具有一种象徵意义。上世纪50年代石鲁曾多次去陕西南部写生,体验生活,他在6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代表作,就以陕南写生为素材提炼而成的。《背矿》和《雪天归樵》的内容不同,时间也相隔一年,但这二幅作品同是石鲁陕南之行的结晶。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石鲁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试图用山水人物表达当时很流行的艺术体裁,成功地将黄土高原植入中国画,构思奇特,开创了以传统山水画形式表现劳动者为主题的道路,把中国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背矿》和《雪天归樵》无疑是石鲁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力作。
西方的一些收藏家称石鲁为中国的“梵高”。由於其作品个性强烈,风格鲜明,备受收藏界青睐,反映了收藏家对20世纪重要画家作品价值的主动选择。石鲁精品的价值,这正是艺术品收藏的必然趋势。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