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翚 1687年作 太行山色 手卷

图录号:219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翚 1687年作 太行山色 手卷
图录号:
2192
年代:
艺术家:
王翚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26×655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10377359
USD:1330109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古代书画 总成交额:14186.48万元 成交率:70%
拍卖时间:
2005年12月2日
备注:
声 明:
录文:太行山色。桂复题引首:太行山色。乌目山人作安麓村旧藏。桂复指书。
钤印:渎井后民(白文)、六十后书(朱文)、文学深酒(白文)
千派万壑气象殊
——浅识王翚《太行山色》手卷
穆 南
尝闻山水画家须具备两大基本强势:一是胸有丘壑,二是手有笔墨。丘壑与笔墨,其实说的是师法造化和承袭传统的辩证统一关系。自古以来至近现代,山水画家对自然风貌的认知、把握和表现,一般多得益于行万里路,登山临水,饱游饫看,以目代笔。对景作画的时候不是太多。偶尔勾画,不过寥寥数笔,以求大略行形貌而已。
对于更深入更具体的细节掌握与表现,似乎并不在意,也不求肖似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无论山石、林泉、草木以及亭台楼阁、茅屋瓦舍,舟棹人物,等等,只要按照前辈大师的模式依样描画就是了,吃现成饭可也。正因为如此,传统山水画作品中的程序化才格外稳定而又相当成熟地体现于不同规格不同尺幅的画面。
诚然,程序化并不等同于一无是处的俗套。程序本身显而易见地包含了传统的东方的审美意蕴。所谓程序,其起源正是来自于生活,只不过经由一代又一代独具慧眼与慧心的艺术家从中提炼、归纳,而形成了完备精致的艺术语言,犹如文学家所拥有的词汇,音乐家所拥有的旋律,具体到山水画,自然是历代各家各派积累下来的“六法”、“五色”以及勾、皴、点、染等一系列富有规律和韵致的笔墨之法。
展观王翚手卷《太行山色》,不禁为之深感程序化所赋予作品的美感与魅力。浩然长卷足以使人心旷神怡,千派万壑尽在笔墨营造的天地之间。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乌目、清晖,不一而足。他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是清初杰出的传统型山水画家。王翚的艺术才华其实高于其它“三王”。他是当时最善于博观厚积的集大成者。但凡前朝历代大师的优长,他都能巧妙地继承以为己用。 王翚生于1632年,卒于1717年后。此幅《太行山色》,为设色纸本手卷,纵26厘米,横655厘米。画面富有强烈的疏密虚实对比。画幅尾部款识题道:岁次丁卯端阳前四时拟关仝笔。丁卯年王翚55岁,正值壮年,他的艺术此时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王翚对包括关仝在内的北派山水各家都有过精深的研究与摹拟。北派画家荆、关、范、李诸辈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太行、秦岭、终南、王屋等最具北方特色的山区。语云:南线北皴。北派素以较短促的笔触刻画山石之坚硬、粗糙及干燥特征,北方山脉因植被贫乏而石骨毕露,故而不宜施放柔润的长线。《太行山色》一图充分显示了王翚对北派画风的深刻理解与娴熟表现。太行乃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其山势雄阔险峻,天下称奇。画中之群峦重叠、密林幽深使人颇有身临其境之感。山峰高处可接云天,山谷狭处仅容一线,山与山依傍牵连,形成了恢宏磅礴之势,岩壑间溪流泉瀑或湍急或舒缓奔流宣泄。王翚对景物的描绘,特别在山石的造型上尽呈千变万化之姿,或雄壮如浩荡之旅,或奔涌如怒涛狂澜,或盘桓如巨兽,或峭拔如剑戟……至于树木,繁茂处密不透风,满目森然,疏朗处,豁然临风,神清骨爽。树的画法不拘一格,双勾、夹叶、亦圈亦点。王翚此图的云水无多,虚处有限。空灵之水只在山之尽头方轻泛微波,散漫出淡远之意。
《太行山色》将“三远”中的深远与平远并现于图中,两端平之悠远,主体则深之幽远,这亦是传统程序化运用于山水格局的一个证明。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