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董作宾 《四千年前之农学家》手稿

图录号:206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董作宾 《四千年前之农学家》手稿
图录号:
2062
年代:
1922年作
艺术家:
董作宾
材质:
文稿 一册
作品分类:
尺寸:
24×14.7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5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专场
拍卖时间:
2015年07月04日-06日
备注:
声 明:
款识:董作宾
钤印:作宾所作
著录:《董作宾传》P8-12,郭胜强着,江苏文艺出版社。(提及此著作)
展览:“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复旦大学,2015年。(出版于展览图录第66页)
说明:此为董作宾于1922年所发表历史小说《四千年前之农学家》的完整手稿,是董氏最早发表得作品之一。董氏零散的学术手稿较多,完整的小说手稿较为罕见。文稿中主要介绍了中国尧舜禹时期农神后稷的生平以及作为农学家的后稷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农业所作出的贡献。全文考证详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第一章中,对于后稷名字“弃”的由来深入浅出的解说反映了当时他对古文字学浓厚的兴趣,为日后他选择研究甲骨文提供左证,具有史料价值。
1922年冬,董作宾结束在开封的报人生涯,北上北京。初到北京时,董作宾借住在时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的张嘉谋家中,张托人为他介绍了一份誊写讲义稿的差事。时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的徐旭生常到张家谈论时政交流学问,几次接触中发现董天分高、朴实勤恳、办事稳重。徐旭生当时除授课外还办《猛进》杂志,就把联系印刷厂、校对、发行等事交给董作宾办,并让其帮助辅导子女功课。董作宾随即住到徐旭生家中,他边做边学,工作干得很出色,除完成徐先生交给的任务外,经徐介绍到北京大学为旁听生听课,到图书馆读书看报。有这样难得的条件,又有徐、张两老的面授耳提,他知识面日益广阔,学识进步很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发表了《四千年前之农学家》、《读<西游记>考证》等文章。
董作宾抗战时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随史语所避难于长沙、桂林、昆明。
作者简介: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彦堂,又字雁堂,号平卢,河南南阳人。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历任协和大学、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副教授,在中山大学与傅斯年结为知交。1928年后,专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主持殷墟发掘工作,对甲骨文全面系统研究。与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并称“甲骨四堂”。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