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李先念 信札

图录号:212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李先念 信札
图录号:
2120
年代:
1975至1986年作
艺术家:
李先念
材质:
信笺 四通五页
作品分类:
尺寸:
26×18.5cm×4 26×19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5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15年07月04日-06日
备注:
声 明:
著录:《思想控制还是学术自由》,张曙光2013年7月19日在双周论坛演讲(胡乔木批文即关乎该事件)说明: 此为李先念致乌兰夫、余秋里等信札三通,为“文革”末期、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所写,当时李先念分别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信中,李先念既谈到派吴士杰前往辽宁了解情况,也谈到中央财经小组选举新的委员,还涉及1978年以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尤其在有关文物保护工作的信上,还有时任教育部长的刘西尧的批文,告诉主管文物工作的王冶秋但凡有任何需要,“我们一定大力支持”。另有胡乔木致胡启立信札,作于1986年。胡乔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信件内容为希望印发《国内动态清样》上的《纽约〈中报〉批评我国某些经济学家‘食洋不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文。事件的起因为1985年11月《工人日报》发表了南京大学宋龙详(署名马丁)的文章,题目为《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此文发表后,先后为日本时事通信、《读卖新闻》、美联社转载,并引起美国纽约中文报纸《中报》的注意,后者甚至还著文批评马丁文章关于《资本论》已经失去有效性和主张大胆引进凯恩斯理论的观点。由于这几篇文章对马丁原义的误读和产生的广泛影响,此事引起了新华社的注意,并在供中央领导参阅的《国内动态清样》发表《生命力》一文,惊动高层。最终,胡乔木、赵紫阳、于光远等皆亲自过问,还在1986年3月专门就此事召开研讨会,使这一事件告一段落。在整个过程中,胡乔木的关注和此处的批文无疑是事情发酵的主要因素。附有关韦君宜、胡乔木铅笔文稿一页,关于党的领导人的评价语问题补充材料一页,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部分代表发言摘录六页,国内动态清样打印稿一页。作者简介:1. 李先念(1909~1992),湖北黄安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常委。曾参加反围剿战争、长征、抗日战争、中原突围,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与邓小平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建国后在对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及部队后勤保障等有卓越贡献。2. 胡乔木(1912~1992),原名鼎新,笔名乔木,江苏盐城人。历任北平团市委宣传部长、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中央青委委员。1941年起任毛泽东秘书、中央政治局秘书。1948年任新华社总社长、新闻总署署长。1950年任中宣部部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7年任中国社科院院长、毛泽东著作编委办公室主任。中共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