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段正渠 黄河之二十

图录号:81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段正渠 黄河之二十
图录号:
811
年代:
2002年作
艺术家:
段正渠
材质:
布面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80×10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 — 油画雕塑(一)
拍卖时间:
2015年11月27日-29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右下)]Duan2002在当代中国绘画中,段正渠是无可替代的。说他“无可替代”,是由于他所表达的人文精神,他所显示的艺术气质的独一无二。这种艺术上的独特性,对当代中国艺术在气魄和情调方面的缺失有所补充,有所强化。我们不必过分渲染段正渠的创作对于当代中国绘画的意义,随着当代绘画风格样式的多样化进展,段正渠的艺术风貌不是相形见拙,而是显出超越风格样式多样化形式的人文魅力。
本雅明曾经探究过传统艺术创作特有的魅力,拈出“生命的呼吸”这一说词,来形容诸如绘画、雕塑等传统形态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特殊感染力,它“冲破自身而出,又将自身包围。”用中国文化中习惯的说法,就是艺术创作中“元气”、“意象”和“意境”的综合。在欣赏段正渠作品时联想起“生命的呼吸”,是由于他的创作不同于时下艺术界的流行形态——既不是对某种技艺、习规或者功夫的演练,也不是对某种哲学观念与意识形态的阐释。段正渠绘画的特色在于它表现了一种出自个人视角的生命形态,如同艺术史上常青不凋的那些作品,它们体现着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方式,包括创作者自身的独特生活经验。
段正渠从河南到北京以后,似乎什么也没有变。他依旧年年去黄土高原漫游,看望那里的农民,“从山上眺望缓缓流过的黄河,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眺望着。”但那些坐落在干旱、辽远的山塬沟壑间的村落,那缓缓流过黄土高原的河流依然使他激动,就像他初次来到“大沟”时的感觉一样。
近几年他创作了多幅黄河船工的劳作和在黄河上捕捉巨大鲤鱼的图景。前者是写实基础上的表现,后者则是源于传说和想象的象征性演绎。与前期黄河渡船画面相比,近年的作品常常把视点拉近,突出人物的动势和神态,近距离表现黄河船工的劳作境遇。那些色彩艳丽的鲤鱼,俨然北方大地历史记忆的化身,它是如此沉重,如此硕大,曾经具有无可比拟的生命活力,而终于被人捕获。当我注视画面上背负巨大鲤鱼躯体的人们行走在河边,确实难以分辨那是一种成功还是一种失败,是欢乐的结尾还是沉痛的开端——也许画家所感知的正是这种亦喜亦悲的历史进程。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倾向于音乐性。我不能下结论说段正渠的绘画已经达到或者进入绘画的最高境界,但我确实在他的作品里感受到一种音乐性,确实在他的绘画发展中看到一种表现主体内心生活的努力。他笔下的人和自然总是随着他内心生活的波澜起伏而存在和发展,他的作品之所以使人感动,是由于它就像生命的呼吸,那是一种不能停息的活动,观众得到的是一种心灵感应而非“惟妙惟肖”的物象。段正渠关于陕北“酸曲”(民歌)给他的深刻影响,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种艺术思路和创作态度的缘由:“窗外,寒风呼啸……似乎世上仅存的,唯有这粗犷激越的歌声。这种声音,这种状态,我寻找了多少年,就在这瞬间,我明白了多少年来一直被什么所迷恋……”。段正渠没有改行去唱山歌,但他以画笔歌唱了北方大地的粗犷激越的深情。
——水中天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