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明代 宣德款无量光佛 铜鎏金

图录号:233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明代 宣德款无量光佛 铜鎏金
图录号:
2333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21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西路十年—金铜佛像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2日-4日
备注:
声 明:
内地

见证明代宫廷造像复古之风的
重要代表作品
明宣德款铜镀金无量光佛像赏析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
明代宫廷造像是汉藏艺术高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造像风格,其源头可以清晰地追溯到元代宫廷造像上,是元代宫廷开创的汉藏艺术交融风尚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也就是说,明代宫廷造像直接滥觞于元代宫廷造像,没有元代宫廷造像风格的首创,也就没有明代宫廷造像的完美呈现。元明两朝宫廷造像之间的这一直接的传承关系是笔者近年研究元代宫廷造像时发现的现象,已有大量的造像实物予以证实,必将得到中外佛像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同。同时,十分有趣的是,在确认元明宫廷造像传承关系的基础上,笔者又惊奇地发现,元代宫廷造像不仅影响了明代宫廷造像,为明代宫廷造像的造型风格提供了基本样式,而且其部分特征在明代宫廷造像,特别是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上又得到了继承,既在不带刻款的宫廷造像上有明显体现,也在带有刻款的宫廷造像上有体现。在明代宫廷统一的造像风格上,这些元代宫廷造像特征的重现无疑显得非常奇特和重要,它们共同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明代宫廷造像流行一股复古风气,其复古的对象就是元代宫廷造像上的艺术元素。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明代宣德款铜镀金无量光佛像就是一件明代宫廷造像复古风格的典型实例。
此像通高21厘米,由合金铜铸造。据说来源于欧美藏家的旧藏,可谓流传有绪,身份明确。佛像头饰螺发,头顶现高肉髻,髻顶安一宝珠。奇怪的是,其头部正面戴有一个大花瓣,一个圆箍绕头一周,为固定花瓣之用。在现知的无量光佛像上,未见这样的头饰,不知是何用意。面形圆润饱满,眉弓隆起,眉间饰圆形白毫,双目俯视,神态安详;鼻梁挺直,两侧凸出的鼻翼较一般肥大,格外引人注目。佛身结构匀称,造型端庄,躯体厚实硬朗,姿态挺拔有力。上身着袒右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完全采取古印度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仅在领口、袖口和僧裙下摆处刻出宽大衣边,衣边上刻画精美的缠枝莲纹饰。结跏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双手结禅定印置于腹前。莲座为半月形束腰式,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联珠纹,莲瓣宽大饱满,上下对称分布,环绕莲座一周。莲座上阴刻“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楷书款,标明了造像的年代和产地。字体柔美自然,既符合明代书体风格,亦与现知明代宫廷造像刻款形式一致。莲座下部封底已开,装藏尽失,但从大开的内膛可清晰看到内膛的面貌,为造像时代、产地和工艺的判断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像整体造型、风格及制作工艺基本保持了明代宫廷造像的特点,但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它与标准的明代宫廷造像存有明显的区别。其中,在佛像表面有两处表现尤其突出:一处是佛像躯体的造型。佛像躯体健硕,造型挺拔,肌肉线条硬朗,整体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协调。这一特点与明代宫廷造像明显有别,因为大多数明代宫廷造像的造型都很完美,躯体柔软,肌肉饱满,姿态优美。另一处是佛像衣纹的表现。全身衣纹完全采取古印度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仅在领口、袖口和僧裙下摆处刻画出宽大的衣缘,衣缘上刻画精美的花纹图案,佛像躯体及肌肉的起伏变化尽显无遗。这一表现在明代宫廷造像上也极为少见,因为明代宫廷造像吸收中原地区传统表现手法,普遍流行写实性衣纹,佛像的上身及腿部布满密集式、立体感极强的衣纹,尤其是小腿部衣纹,呈对称状分布,流畅优美,生动表现出丝织物柔软自然的质感。另外,在佛像的内膛,我们也可发现与明代宫廷造像的不同之处,内膛靠近底边的壁部出现了一些均匀的凹槽,而明代宫廷造像内膛大多平滑整齐,二者区别也十分明显。以上三处不同的特征,鲜见于明代宫廷造像上,而追溯其源头,它们都与元代宫廷造像有关,是明代宫廷造像对元代宫廷造像特征的重新继承和吸收,它与目前发现的其他实例一起充分反映了明代宫廷造像的复古风尚。
无独有偶的是,在现知的明代宫廷造像中,如此独特表现的造像并非仅此一例,初步统计已有多尊相似实例,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尊明宣德铜镀金持经观音菩萨像最为突出(图1)。观音的身躯也非常挺劲,线条硬朗挺直;下身的衣纹亦以简略的宽大衣边表现,没有出现写实性的衣纹。其独特表现与此尊十分接近,几乎完全一致。另外,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推出的明宫廷铜镀金水月观音像是一尊不带刻款的明代宫廷造像(图2),其衣纹采取的也是简略的衣边表现形式。同时,其全身装饰上的宝石镶嵌、头顶高扁状的山形发髻,也明显是从元代宫廷造像上继承和吸收而来,整体带有浓郁的元代复古风气。正如保利这尊铜镀金水月观音像的复古表现,明代宫廷造像中的复古之风不是简单地对元代宫廷造像全盘继承和吸收,而是对元代宫廷造像特征有选择地吸收和融合,而且在不同的造像身上,吸收的多少与程度表现不一,或吸收其衣纹,或吸收其镶嵌,或吸收其发髻,或吸收一种特征,或吸收多种特征。由此复古的广度来看,明代宫廷造像中带有复古特点的实例实际有很多,有刻款的,也有不刻款的。其中,爱尔兰藏家收藏的明宣德款铜镀金无量寿佛像(1999年3月现身于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品121号)、2016年北京保利春拍的明宣德款铜镀金观音菩萨像(《从喜马拉雅到五台山》,拍品7384)、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德铜镀金持经观音菩萨像,是带有明确宣德纪年刻款的最重要实例,对于研究明代宫廷造像复古风气具有十分典型和代表性意义。
综上可见,这尊明宣德铜镀金无量光佛像具有两方面重要价值:一方面它以完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鲜明的风格和疏朗雅致、流畅有力的楷书款识,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造像汉藏融合的艺术特点,展现了明代宫廷造像艺术的杰出成就,具有明代宫廷造像所具备的历史、艺术、工艺、文化和宗教等所有价值。另一方面又以罕见的造型样式、独特的艺术特征,见证了明代宫廷造像特别是宣德时期宫廷造像的复古之风,对于研究明代宣德宫廷造像艺术及其复古风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佛像头部戴一大花瓣,在目前所见明代宫廷造像上实属罕见,虽然我们一时不知其具体所表,但也一定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基于这些重要价值,此像堪称稀有难得,值得大家特别关注和期待。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