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唐刘禹锡诗 扇面 水墨纸本

图录号:2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唐刘禹锡诗 扇面 水墨纸本
图录号:
27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郑板桥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16×5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中鼎国际
拍卖会名称:
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二
拍卖时间:
2018年11月19日
备注:
录文: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山下偶逢流水出,秋来却与白云期。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款识:郑燮。
声 明: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清代著名书画家。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干卫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颇能关心人民疾苦,饥荒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拔款救灾,获罪罢官。后来长期在扬州以卖画为生。受石涛、八大山人影响较深,又发挥了自己的独创精神,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用笔秀劲潇洒,多而不乱,少而不疏,芳兰数丛,浓墨画花,秀逸多姿;浓淡疏密,墨色淋漓,天趣横溢,神理具足。他主张“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重视深入生活,观察写生。书法杂用篆、隶、行、楷并以隶为主,兼有画意的美感,独创一格,自调用为六分半书,人称之谓“乱石铺街”体。兼长篆刻,古朴不俗。郑板桥的书法特点:他的书法,楷书学《瘗鹤铭》、黄山谷、二王,写得清新亮丽;后来参以隶书的波磔、篆书的结构、行草的用笔,创造了一种称“六分半书”的新书体,以楷、隶为主,把楷、草、隶、篆四体融为一体,并且用作画的方法去写,这是他在书法艺术上大胆独创。他的字用笔方法多样,线条类似他所画的竹子;在结体上进行夸张,使长窄的字更加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章法布局上,大小错落,上下左右互相响应,疏密相间,所谓“乱石铺街”,富有节奏韵律感。郑板桥的书法出现在推崇帖学的清代书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幅扇面作品书《送景玄师东归》字体略扁,姿致如画。生动地道出了“板桥体”的特质: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书中真隶行书相参、布局上字形大小不一,书体有架势,有笔力,金石味浓,扑茂劲拔、奇秀雅逸、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和别致。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