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书法 镜片 蜡笺纸本

图录号:026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书法 镜片 蜡笺纸本
图录号:
0260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乾隆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115.5×5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江苏龙城
拍卖会名称:
梁溪雅集2019(无锡)迎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一)
拍卖时间:
2019年04月08日-09日
备注:
清高宗(1711-1799),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武功、文治方面都很突出。他知识广博,擅长诗、文、书、画,一生作诗五万余首。他研究文学,酷爱书法,更喜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并将其收藏于养心殿西里间,命名为“三希堂”。还将这三王之帖及内府所藏自魏晋以后至明末之340件书法名家手迹命名臣勾摹刻石于北海公园琼华岛阁古楼石壁上,成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精华荟萃,可见乾隆帝对书法之重视。乾隆帝青少年时遍临历代书家各帖,他最喜爱的是元代的赵孟俯和明代的董其昌。由于赵孟俯的楷书字体丰腴圆润,字体方正,端庄洒脱,笔墨舒展,笔法厚实。《元史.赵孟俯传》说“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从现在赵孟俯遗留的传世作品中,以行书和楷书为最多,为最美。元延佑三年(1316)的《胆巴碑》就是赵孟俯的楷书代表作。楷书,也叫正书、真书、正楷,它体形方正,笔划平直,疏密匀称,比例恰当。在魏晋时,楷书已取代隶书,成为当时通行的字体。到了唐代,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元代赵孟俯则更为完善。楷书大多用于书写碑刻和经卷,有元一代的丰碑大多出自赵孟俯之手。
声 明: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