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十五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图录号:468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十五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图录号:
4685
年代: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37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专场名称:
华藏宝相·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2019年12月13日-16日
备注:
声 明:
这尊造像初一看,给人的感觉是,体态挺拔饱满,开脸法相庄严,衣褶虚实有度,工艺精致,风格典雅,具有明代宫廷造像的典型特点,但可惜的是缺乏宫廷造像所具备的标记性刻款。然而从史学的角度来看,明代中早期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年代,明代建立后,为了确保西部边陲安宁,对西藏地区实行「众封多建」的宗教笼络政策,中央政府便是通过宗教这一纽带来维系中央与地方上的关系。 引用黄春和老师的话说:“据记载,当时在皇宫之内设有多处供奉藏传佛像的佛堂,如英华殿、隆德殿、大善殿和乾清宫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善殿。该殿建于明永乐年间,明人汪师韩记载曰:“明永乐中,建大善殿,以金银塑佛像百六十九座于梁上,备诸淫亵状。”它是当时宫中皇室成员奉佛的主要佛堂,也是皇帝接待藏传佛教高僧的地方,在明代史料中也频频出现它的名字。当年永乐皇帝接待大善国师室利沙和大慈法王释迦也失就是在此殿。明万历时释镇澄《清凉山志》记载 成祖接待室利沙曰:“永乐初,印度僧室利沙者来此土,诏入大善殿,坐论称旨,封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同书记载成祖接待释迦也失曰:“入内,预赐免拜,赐座大善殿,应对称旨,上大嘉叹。敕安能仁寺方丈,上特书慰劳,所赐甚厚。”当时大善殿内供有很多佛像,而且大多与藏传佛教有关。如清人记载:“时西内创立大善殿,番僧出入其中。金银铸像,彝鬼淫亵之状,巨细不下千百余。”所谓“彝鬼淫亵之状”指的就是藏传佛教那些狰狞恐怖、奇形怪状的本尊和护法神像。遗憾的是大善殿内的这些佛像在明嘉靖时遭到一场浩劫,因为嘉靖皇帝崇奉道教,他听信道士谗言,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将大善殿及殿内佛像一并毁除,共有金银佛像一百六十九座,重一万三千余斤。所幸亦有少量留存下来,据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北游录》中记载,宣武区长椿寺多宝阁内的十八罗汉铜像,原来即为大善殿内供物。毫无疑问,大善殿内的这些佛像都应出自当时的宫廷造像机构。当然,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明代有两座大善殿,一座在南京皇宫,一座在北京皇宫,永乐皇帝接待大善国师室利沙和大慈法王释迦也失都应当在南京的大善殿,而嘉靖帝撤毁的应当是北京的大善殿。其中,北京大善殿被毁后,在其基址上兴建了慈宁宫,位于今天故宫西路隆宗门西侧。” 此尊造像为合金黄铜铸造,壁厚胎重,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髻顶安宝珠,大耳垂肩。额头宽而窄,下颚微收,眉弓与鼻骨连成一线,鼻梁高耸,从侧面看与额头基本成一线。双目低垂,两眼角微微翘起,给人呈现一种睿智之感。颧骨和下颚饱满而含蓄,给人以神态安详之感。身着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衣纹的做法和走势完全贴合于身体结构之上,且把衣纹转折处的力度和衣褶的垂坠之感表现的淋漓精致。生动表现出僧裙向内收起的自然状态,优美自然,衣缘上刻有精美的缠枝莲纹饰。如果你细看便可发现,这些纹饰是以前艺术家用刀一点一点錾刻出来的。足见此工艺之精细。身形壮实,肩宽腰细,结跏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典型的汉藏宫廷佛像的审美倾向。左手横置脐下结定印,右手下垂结触地印,表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的姿势。手部做工饱满,从侧面看,给人手指轻触地面的那种轻坠之感。莲花座为双层束腰式,造型规范,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联珠纹,我们仔细看便可发现,此联珠纹是艺术家一颗一颗排列上去的。上下仰覆莲瓣饱满有力,周匝环绕,其头部饰有立体感较强的卷草纹。整体造型端庄,结构匀称,工艺精细,形象庄严,堪称一尊完美的宣德时期的佛教造像精品。 参阅:北京匡时十周年春季拍卖会,3752号,成交价21275000人民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