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震 1888年作 桃源福地 立轴

图录号:163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震 1888年作 桃源福地 立轴
图录号:
1633
年代:
艺术家:
王震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97.5×4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103774
USD:13302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吴昌硕、王震绘画 总成交额:1923.35万元 成交率:68%
拍卖时间:
2005年12月2日
备注:
声 明:
录文:桃源是仙乡,问津殊不易。若羡云中鸡,移雏居福地。
继承和创新的典范
—王震书画浅谈
公元一九二三年,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关东大地震”,民众死伤惨重。当时在中国的上海,有一位大实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和著名书画家,为之奔走呼号,大力募集赈济救灾物资,为中日友好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名字就叫王震。
王震,字一亭,号梅花馆主。祖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清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生于上海。世居吴兴北郭外白龙山麓,故四十岁以后,自号为白龙山人。幼年家贫,五岁入私塾,七岁习画,十三岁到钱庄学徒,十四岁在纸店学裱画,十六岁拜徐小仓为师学画,得见任伯年,并受其指导。二十岁在一家商号任职,后升为经理,三十四岁成为日商大阪轮船公司买办,四十一岁起任日清轮船公司上海分公司买办,直至“九·一八”事变,长达二十年之久。一九一一年四十五岁,入同盟会,参与上海起义,此间结识吴昌硕并拜为师。性喜佛,乐施人,一九二二年与钱瘦铁等人发起书画义卖以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赴香港避难,第二年病重回上海,逝于寓所,享年七十二岁。有《孔子哲学》、《白龙山人画集》、《王一亭诗选》等。
王震的绘画是技兼任(伯年)吴(昌硕)两家,并具自己面目的。他擅长写意人物、佛像、花鸟、山水和书法,我们从他的晚年作品中不难看出,它们既保留有任氏绘画清俊流畅的意味,而又有吴家浑朴凝重的风格,更多的体现出文人画的特点。
吴昌硕在为他作的小传当中曾说,他画的“山水、花木郁勃有奇气”,“作佛像,信笔庄严,即显和蔼之状,写十六应真种种故实及释迦成道、出山诸相慈悲,六道神而明之”,并称道虽吴道子再世“亦当合十赞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是吴昌硕诸弟子中最具影响和最有成就者,在画界享有盛誉,尤受东瀛人士的推崇。
王震画的花卉果蔬,基本是吴昌硕的面目,但用笔与章法都有明显差异,那就是王震比较经意,吴昌硕显得老辣。另外,王震的禽鸟是他从“八大”中蜕变来的,尤其是点睛,同在眼眶的上部,“八大”是“白眼看世界”,显示出“怒”与“恨”,而王震的鸟儿们都觉得个个活泼有趣,甚至顽皮可爱。如,一九三三年画的一帧《荷花鸳鸯图》,左上与右下对角平分,左下方画一片荷叶荷花,右上角几对鸳鸯向斜上方游去,顺势几笔流水,极富动感,上有题诗曰:“朝日芙蕖丽,新凉曲沼多。鸳鸯相浴处,疑泛锦江波。”这是吴昌硕所没有的。
人物是王震最具特色的,因为他是从任伯年那里奠定的基础。题材比较广泛,形象—造型比较非确,再加上他结合了大写意人物的画法,笔法简约、生动,有的还非常幽默。他在一九一六年画的《瞎趣图》卷中共有15个盲人和一个婴儿,或坐或卧,或饮或食,或说或唱……栩栩如生。吴昌硕为之题诗,
曰:眼无天日耳犹听,听到天河洗甲兵。天意斯文留一线,其间着个左丘明。心地光明我佛同,男争足赤女头蓬。诗成今日凭谁赏,编入盲词擘阮中。蜗牛满地足跏趺,中有穷途识字夫。病足如予同调否?出门一样倩人扶。
他的书法出入颜真卿,又参照吴昌硕行书之法,自成一体,不怪不俗,不加雕饰,给人以平和、自然、直率、亲切之感。题在画上,非常得体。诗意深遂、画风浑朴、字体流畅,三者相得益彰,使得画面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总之,王震一生心地善良,事业有成,有余力还致力于艺术创作,为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