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齐白石 采药图 立轴

图录号:172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齐白石 采药图 立轴
图录号:
1728
年代:
艺术家:
齐白石
材质:
设色纸本
作品分类:
尺寸:
104×3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2490567
USD:319227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
拍卖会名称:
中贸圣佳 200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齐白石绘画 总成交额:3437.5万元 成交率:60%
拍卖时间:
2005年12月2日
备注:
声 明:
录文:采药图。余中年喜画妇女,不喜仿前人本。老年无意中人,作画犹有风度。从昔年稍有用工之苦得来。
齐白石《采药图》考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郎绍君
齐白石《采药图》,轴,纸本,水墨设色,105×34.5cm。画家题:“采药图。余中年喜画妇女,不喜仿前人本,老年无意中人,作画犹有风度,从昔年稍有用工之苦得来。白石老人。”钤朱文“齐大”印。此画是收藏者从中国嘉德2004年秋季拍卖会上购得。从画风、画中人物形象、款题书法和钤印各方面看,此画为真迹无疑。
齐白石在家乡初以卖画为生的时候,就喜画仕女。他晚年记述自己30岁前后行迹时说:“那时我已并不专搞画像,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人家叫我画的很多,送我的钱,也不比画像少。尤其是仕女,几乎三天两朝有人要我画的,我常给他们画些西施、洛神之类。也有人要点景细致的,像文姬归汉、木兰从军等等。他们都说我画得很美,开玩笑似的叫我‘齐美人’。老实说,我那时画的美人,论笔法,并不十分高明,不过乡里人光知道表面好看,家乡又没有比我画得好的人,我就算独步一时了。”(《白石老人自传》第35页,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齐白石早年为乡人所画仕女,今天还能看到。如辽宁省博物馆就藏有他在19世纪90年代为诗友所来提篮去浣纱的《西施》,荷锄而行的《黛玉葬花》等。
此幅《采药图》,从画风与款题书风看,应作于20世纪40年代,即白石老人80岁以后。秦公、少楷主编《齐白石绘画精萃》一书收入的第98图,与此画在构图、人物形象、笔法、着色与整体风格都十分相似,上有白石题跋:“辛巳秋,九九翁白石用旧时自造本。”辛巳为1941年,依白石老人自己的算法,这一年81岁。这两幅《采药图》显然都出自同一“旧时自造本”,且都是40年代初所画。那么,这“旧时自造本”什么样呢?《齐白石全集》第一卷第41图白描《选临<芥子园画谱>之五》(约作于1890、1900年间),即与此图的人物形象如出一辙。齐白石所临之《芥子园画谱》乃乾隆年间版,如果《全集》所收之临作没错的话,《采药图》人物形象的最早出处,应是这套《芥子园画谱》了。此外,上海画院和中国美术馆各收藏一幅《扶锄仕女》,人物、道具都与《采药图》相似,只是扶锄的姿态略有不同。它们应是同一作品的变体之作。总之,《采药图》是齐白石的传统画题,有多幅存世,它们出处相近,但也有些变化。老人经常说的“自造稿本”,有时未必很可靠。
此幅《采药图》,是所见题跋文字最多的一件。“老年无意中人,作画犹有风度”一句,表现了白石老人特有的风趣,也表示了他对这件作品的满意度。他的“满意”不是没有缘由的,采药女比例合度,面带微笑,风姿绰约而有闲雅之致,而勾勒衣纹、药筐之线描流畅自如,拙中含秀,自具一种独特的风貌。白石老人说,这是“从昔年稍有用工之苦得来”的,是完全正确的。
2005年10月5日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