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明·信卿款紫泥倭角方壶

图录号:1524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明·信卿款紫泥倭角方壶
图录号:
1524
年代:
艺术家:
信卿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21×16 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 2012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历代紫砂器物专场 总成交额:RMB 879.52 万元 成交率:82.22%
拍卖时间:
2012年12月28日至31日
备注:
声 明:
款识:泰昌庚申烁日六月望日,为眉公先生制,信卿。(底款) 说明:1976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早期紫砂茶具残片,经考证,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这一发现证明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已有千年历史。到了明代晚期,紫砂制器流行更为广泛,同时也产生了一批为后世所知晓的紫砂高手,如时大彬、徐友泉、陈用卿、陈信卿等人。而这个时期也正处于紫砂工艺与紫砂审美的变革时期。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载时大彬“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李仲芳,行大,茂林子,及时大彬门,为高足第一。制渐趋文巧,其父督以敦古。”可见在那个时期,紫砂正处于由大壶转小壶的变革过程中,换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大壶和小壶并存的时期。而此壶便诞生于这样的变化与交替之中。从壶的容积来看,此壶无疑属于“大壶”。但从制作工艺来看,其精细程度远高于明中期之作。该壶用料精细,自发黯然之光。壶身成型应采用了镶身桶之工艺,由于其每一面都充盈外鼓,因此其工艺难度要远远高于呈平面之四方器。而在衔接处转折形成倭角,其工艺难度更是达到了极致。为了与壶身呼应,壶嘴呈四方三弯的形态,亦带倭角。壶把呈圆角方形,与壶嘴对称,使整体线条多了一分柔美。方颈、方盖。盖面呈四瓣葵花形,凹凸起伏,对称工整,环饰壶钮。壶钮也为四方倭角造型,与壶身贯通一气。壶底部采用了明代砂壶常用之刻款形式,落信卿款。而款识中刻写“为眉公先生制”,此处“眉公”极有可能为明朝大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那么,从款识的表面意思看,此壶便是陈信卿送给陈继儒的一件精工之品。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翠竹轩,信卿”壶一持,为目前所知的唯一信卿款传器。其亦被著录于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一书中。 款识简介: 1. 信卿,陈信卿,明晚期宜兴制壶高手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