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佚名 纺织生活图

图录号:100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佚名 纺织生活图
图录号:
1002
年代:
清末
艺术家:
佚名
材质:
通草画
作品分类:
尺寸:
47×41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2015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小雅观心—水彩画暨插画、连环画
拍卖时间:
2015年06月26日-28日
备注:
声 明:
通草又称通脱木、木通树、天麻子。五加科(Araliaceae)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华南和台湾,是制宣纸的原料。将茎的中心组织取出,可制外科敷料和水彩画纸。通草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诸如官员像、杂耍图、纺织图等。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不过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难以保存,目前国内传世不多。近年来,通草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韵华章
20世纪水彩画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著书并为书作插图的历史已有三千五百年了。最初,人们在埃及尼罗河沿岸发现了一种叫做纸莎草(Papyrus)的纤维质植物,取其茎皮,可以制成卷轴,用来写字作画,做成关于科学、历史、巫术及宗教的书卷。这种卷轴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陪葬,伴随死者抵达另一个世界,上面的文字帮助他们向冥神奥西里斯解释他们一生的作为。卷上的画像以后被称为细密画,都是用透明的颜色画成的。土黄色、赭色取之于泥土;红色取自朱砂类的矿物;石青为蓝,石绿为绿,土黄为黄,虫胶为橙;黑色以柳木炭制作,白色则用白垩。这些色料都用阿拉伯树胶(Gumarabic)加蛋白调和,用水稀释后使用。简而言之,这就是水彩。
水彩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715年传教士郎世宁来华传授西画算起,水彩画传入中国至今正值三百年,而尤以近百年来“中国水彩”的发生与发展最具意义,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史上,闪耀着许多艺术大家的创造光采,他们筚路蓝缕,终生从事水彩创作,留下了一大批嵌印着不同时期艺术风貌和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本专题所推介的作品从清末的通草画到20世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