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春秋晚期·青铜菱纹豆

图录号:80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春秋晚期·青铜菱纹豆
图录号:
801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25.3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金石永年·重要青铜器 碑刻专场
拍卖时间:
2015年12月26日-28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豆是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周礼》:“醢人,掌四豆之实。”《诗·生民》:“卯盛于豆。”《传》:“豆,荐菹醢也。”豆也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礼记·礼器》:“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乡饮酒礼》:“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所以明养老也。”
青铜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但是传世的青铜豆较少。
此豆弇口圆腹,圜底,豆盘与盖扣合后呈扁圆形,双环耳,柄较粗而低矮,足缘较薄,盖捉手呈圆饼形,下有短柱连接,可以却置。为春秋晚期流行的形制。此豆足上饰绹纹与雷纹,盘与盖的口沿下方均装饰一圈带有三角叶纹的菱形纹饰,每一个菱形块内有四个S状的回纹。这是一种典型的东周时代中国东北部青铜器纹饰,在河北唐山、易县、山西大同发现的同时代青铜器上均有使用。
递藏:1.卢芹斋(C.T.Loo)旧藏。
2.美国阿瑟·赛克勒旧藏。
出版:1.卢芹斋《中国艺术品展览图录》第四九号,卢芹斋,纽约,1941年。
2.《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覧(三)》图版第七五号,第三一号,林巳奈夫,吉川弘文馆,1989年。
3.《赛克勒所藏东周青铜礼器》第二八号,第192页至195页,苏芳淑,1995年。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